1)第218章 矛盾_风起明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18章矛盾

  朔风凛冽,天地之间弥漫肃杀之气。

  真定城南郊不过两里之地,便是向着东面汹涌而去的滹沱河。

  滹沱河音同“呼驼”,在古时也被称作虖池或滹池。

  河水从太行山上一路流淌而下进入辽阔无比的华北平原。

  一路向东,水流奔腾,滹沱而响,滚滚流动,因而得名滹沱。

  “吁————”

  孙传庭轻喝一声,拉住了马缰。

  座下的黑马高高抬起前蹄止住了前冲之势,发出了一声激昂的长嘶。

  “吁——”“吁——”

  身后一众紧随在其后的一众将校也纷纷勒马停鞭,勒住了前行的战马。

  陈望执鞭勒马,跟着曹文诏、贺人龙还有曹变蛟三人一起,分立于孙传庭的身侧。

  已入冬季,滹沱河水的水流量也已经到达的最小,甚至很多地方都已经封冻。

  天气一年比一年要冷,冬季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要长,不需要渡船也不需要浮桥,便可以直接渡过河道。

  大队的骑兵从河道和原野之上呼啸而过,向着真定城的南郊方向迅速的挺进。

  真定南郊,已经渡过了河道的先锋骑兵已经是散布了开来,和清军的骑兵展开了交锋。

  宽仅三里的真定南郊原野之上,数队百人规模的骑兵正在不断发起着试探和纷争。

  大量的游骑散布在骑阵之外绞杀在一起,他们之间的较量比起骑阵之间的厮杀更为剧烈和血腥。

  “真定城外的建奴约有近五千人,有三杆甲喇旗,看形制其中有两杆是建奴正蓝旗的旗,另外一杆是北虏的旗。”

  明时,将蒙古称为虏,将女真称为奴,北虏、建奴。

  作为先锋的骑兵都是隶属于曹变蛟的精骑,他们大多都是出身辽东和大同两地,原先在辽东战场之上没少和当时的后金兵厮杀,自然是能够认得旗号。

  而且在兵部,也有相关的文书,蒙古和后金的旗号等等都有记载,不至于让那些勤王的军队两眼一抹黑。

  “三个甲喇……”

  孙传庭紧蹙着眉头,眺望着远方的真定城。

  三个甲喇,城外的建奴差不多有近五千人。

  除去跟役和辅兵,真夷的人数大概在两千五百人左右。

  对于北地的建奴,孙传庭并不陌生,那两个甲喇的清军都属于正蓝旗,正蓝旗的旗主是贼酋黄台吉的长子豪格。

  建奴本身共有八旗,八旗之间战力彼此之间有高有低,彼此之间也并非是亲密无间。

  虽然黄台吉建国称帝,但是实际上他也只是名义上的皇帝,并没有真正皇帝的权力。

  正蓝旗是八旗之中战力中上的旗,战力只比最强的两黄旗查上些许。

  孙传庭的面色凝重,曹文诏和曹变蛟的脸色也不好看,四城之战时,他们就和正蓝旗接过阵,和正蓝旗算是老对手。

  那个时候他们集中了数倍的兵力,虽然赢下了胜利,但是结果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